赵红红:侨乡建筑创作,应避免滥用传统建筑符号

浏览:208 时间:2023-03-23
梁思成杯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系列专题文 周嘉慧(图)赵红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与


梁思成杯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系列专题

文 周嘉慧  



(图)赵红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兴华人才工程——亚热带地区城镇规划设计团队”学术负责人。


1982年,赵红红从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求学期间,他虽然没有亲眼目睹梁思成先生的风采,没能亲耳聆听他的课程,但是深受梁思成思想和精神的影响,对梁思成的“崇敬之心如高山仰止”。

谈学术,践行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  

梁思成是中国建筑界的泰斗,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先驱。赵红红认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最重要的贡献是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在建筑国际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形态。

“梁思成夫妇二人均出身名门望族,在美国、英国受到良好的建筑教育,文字、语言功底深厚。在当年贫困战乱的环境下,他们不辞艰辛,乘坐马车到五台山考察中国古建筑并发现唐代佛光寺的事迹令人敬佩,体现了治学严谨、身体力行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

从事建筑教育事业的三十多年,赵红红一直践行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毕业后,他便南下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任教,并致力于岭南建筑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学院就开始致力于推动亚热带特色建筑学术研究的方向,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终于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了亚热带建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建筑“老八校”中唯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院校。近年来,结合亚热带地理气候环境问题的研究,学院拥有一批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创作了一大批富有地域特色、技术含量高的本土化建筑作品。


谈比赛,重新认识侨乡传统文化、建筑文化  

本次大赛围绕侨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意义深远。“在全球化、国际式建筑设计语境占据主流地位的背景下,应如何重新认识侨乡传统文化、建筑文化,如何探索、创造本土化、地域化建筑设计语境,是本次大赛的意义所在”。赵红红说。“江门政府相关部门对大赛非常重视,组委会积极努力,在前期策划、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本次大赛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期的大赛评审、报道也是重头戏,应突出大赛的学术性、权威性。并做好过程的文字、影像的记录、整理工作。并能够策划国际学术论坛,出版大赛成果文集和学术研究专著等”。


参赛建议,不要单纯追求建筑造型的“形似”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正组织师生参加梁思成杯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选择优秀设计作品参赛。该校已在学院内组织了两次研讨会,对侨乡文化、侨乡建筑文化、侨乡建筑历史、建筑形式等进行了梳理,为建筑设计寻找灵感和依据。


(图)赵红红教授指导学生设计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上,“形似”还是“神似”一直是建筑师所困惑的问题。据赵红红介绍,从上个世纪初西方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技术和材料传入中国,在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下,建筑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模仿阶段,符号化阶段和创新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批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赵红红建议参赛者,“在侨乡建筑创作中,应避免滥用传统建筑符号,不要追求建筑造型的‘形似’,而应以现代美学思想、现代建筑技术,对传统建筑形式重新评价、创造“神似”的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建筑。这是非常高的设计要求,也是非常难的创新过程”。


梁思成杯全球侨乡建筑设计大赛

LIANG SICHENG CUP


A  

BOUTCOMPETITION

关于大赛

在梁思成先生的后人以及梁思成之弟梁思礼院士的支持与授权下,首届由江门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广东侨界人文学会主办,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大赛自2015年11月份正式启动,获得了全球设计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成为共推人文中国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界交流的一个平台。

本届大赛主题为:传承.人文.创新。

参赛设计题目为:具广东南风格的单体建筑或建筑群,包括:1、侨乡文化建筑;2、侨乡都市住宅;3、侨乡乡村民居。

大赛官网:www.lscbadc.com

报名及作品截止时间:2016年6月30日



A  

BOUTMEDIA

支持媒体

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国际新媒体合作组织。

美国《中美邮报》、《美中时报》、《拉斯维加斯报》、《联合国友好画报》、《欧洲侨报》、《中外要闻通讯社》、《侨时代杂志社》、加拿大《世界华人周刊》、新西兰《信报》、《逸居》杂志、波兰《环球周报》、希腊《中希时报》、日本《中日新报》、《关西华文时报》、台湾《南华报》、罗马尼亚《旅罗华人报》、《浙江经济网》、《中国龙网》。《韩国侨报》、《英国侨报》、《枫华之声》、瑞典《北欧华人报》、香港《道法科仪》、美国《法律新闻》、《亚省时报》、马来西亚《犀乡资讯网》、加拿大《红枫林传媒》、《汇眼天下》、新西兰《华人电视台》、美国《久安电视国际传媒集团》、塔吉克斯坦《新丝绸之路周报》、委内瑞拉《委国侨报》、《委华报》、《委中商报》、泰国《新华杂志》、秘鲁《新世界日报》,新西兰《乡音》周报、马达加斯加《中非日报》,日本《日中商报》、《中华浪漫》、捷克《布拉格时报》、《欧洲商业周刊》、新加坡《南洋商界》、日本《西日本侨报》、澳大利亚《大华时代传媒集团》、《大华时代周报》,中国新浪网、江门日报等海内外媒体近百家。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