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对于即将开始报志愿的中国高考生们而言,会放弃那些百年历史的“985”名校,转投只开办了几年的中外合作吗?
目前,这种选择正在快速增加。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闯入者”的中外合作大学曾遭受水土不服的质疑,但从招生来看,一些中外合作大学的生源正越来越好,甚至已吸引到高考状元,从产出来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世界名校深造。
目前中国共有9所中外合作大学
目前中国共有9所中外合作大学。2004年,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建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高等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先河。
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5日报道,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大学目前共9所,包括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均有独立法人资格。
采取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本科招生,不再唯高考分数论英雄;本科入学时不分专业,学生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再自主选择,或者转换专业的门槛很低。这些对中外合作大学的本科生几乎是一种“常态”。
“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大学特征
2017年,张可可(化名)在重庆参加了高考,比一本线超出了30分。这个分数选择面其实并不大,能去一些张可可以前没听过的211高校,最后,她索性选择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位于苏州,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于2006年合作创立,在重庆以及中国的绝大多数省份,采取高考统招的录取方式。
“西交利物浦的知名度虽然不高,但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在前900,而且利物浦大学的QS排名在100多,将来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会有优势。”张可可说。
顺利被录取的张可可,对学校最大印象是自由:每周只有18个小时课时;大一结束后可自由转专业;宿舍里可以添置洗衣机、冰箱之类的大家电,也没有辅导员、宿管的“管束”。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活很轻松。张可可说,图书馆、教学楼基本每天都会被占满,英国学校打分很严格,满绩分数是75分,想要上70分甚至65分都非常难。
如同张可可一样,大部分人都想好了将来要申请国外的学校念研究生。根据西交利物浦官网的消息,2018届毕业生中,超过86%选择了留学深造。
张可可说,大一上学期,除了英语课之外用中文授课,到了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全英文授课了。学校有30%外籍老师,中国籍的老师也基本有在英国留学的经历。对于想要出国深造的学生,这样的大学经历可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
“国际化”无疑是中外合作大学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对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生们而言,本科期间世界名校就已经“触手可及”。去剑桥大学、杜克大学上暑课,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交换生,甚至去美国的学术会议上做演讲,成为很多学生拥有的经历。
诺奖得主给本科生上课
如果以录取新生的高考分数作为标准,中外合作大学的生源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
今年4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进入了招生的第三个年头。该校校办主任介绍,从过去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在广东以外的省份,录取学生的高考分数,基本比一本线高出80至100分。
2018年昆山杜克大学首次招收本科生,当年就吸引了山东省的理科高考状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从2014年开始招生,从2018年生源情况看,理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133分,文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82分。招生整体情况一年比一年好。
除了国际化程度高,重视本科生教学,是徐扬生认为中外合作大学吸引力越来越大的主因。他说,“我们每年会更新教学内容,因为世界科学、经济形势在不断发展,教育也不能一成不变。在一些学校,80%以上教学内容是30年前的东西,这在我们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些中外合作大学定位是“小而美”,招生规模不大,但同时又有着雄厚的师资,这使得本科生的小班教学、课堂上高质量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甚至,低年级本科生已经能够给教授做研究助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朱建征说,校长、副校长乃至诺贝尔奖得主都在给本科生教授课程,这在很多学校不可想象。
相对应的,9所学校的学费从4万元(人民币,下同)到十几万元不等,相比海外高校并不高,动辄是中国大多数公立大学的数倍不止,当然一些学校提供一定奖学金。
毕业生的去向,进一步释放了中外合作大学的品牌效应。2018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迎来经管学院的268名首届本科毕业生,据学校披露,63.64%的毕业生攻读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直接就业的87人,工作单位集中在大型跨国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平均年薪13.75万元。
高等教育改革的“催化剂”
对于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大学提供了介于念中国高校和出国留学的第三种选择,而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而言,中外合作办学被寄予带来竞争的期待。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酋民曾表示,中外合作大学虽然在数量上仅是中国大学的冰山一角,但对发展新型教育理念却起着极为重要的探索作用。和早期的中外合作企业一样,相当于在羊群里放了几只狼,通过这样的中外合作大学来唤醒更多学校。它并不仅仅是对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个简单补充,更像一种“催化剂”,像高等教育面团里的“酵母粉”。
有乐观观察者认为,中外合作学校就像一条鲶鱼,能搅动本科教育体制,让大学间真正地竞争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