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回复率低,中国就业市场“海归身份”不再是优势

浏览:209 时间:2023-03-04
据普林斯顿大学前不久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海归”回国求职时收到回复的几率,甚至还不如国内普通大学的毕业生。

【侨报网讯】近日,一份关于中国留学生回国求职现状的调查报告走红网络。其中,针对留学生回国求职回复率低于中国国内学生的调查结果引发各方关注。

北青网消息,最近随着毕业季临近,一份某在线教育平台发布的《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在大陆社交网络平台上引起热议。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国内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海外留学经历逐渐普遍化,“海归”身份似乎不再处于招聘链的顶端。

留学不再是优势

中新网报道,2018年5月,拿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的方雨,就职于广州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去年还是一名新人的她,如今已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议论着今年刚送达的求职简历。

“和我们去年的情况一样,多数都是留学生。”回想起自己去年的求职过程,她为今年的海归求职者捏了一把汗。

据普林斯顿大学前不久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海归”回国求职时收到回复的几率,甚至还不如国内普通大学的毕业生。

“留学生求职,其实没什么光环。”方雨回忆起自己当初找工作的遭遇:“简历投出去40多份,只有7家单位发来面试通知,最后也只收到两个offer”。

实际上,方雨就读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位列全美前50名。但在招聘面试中,甚至有不少出自常青藤名校。

“当初面试时,应聘者有10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留学生,但能留下来的不到5个。”方雨说,本以为海归硕士文凭能稍具竞争力,但没曾想竞争对手很多也是留学生。

这一现象同样发生在另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中。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梁熙(化名)介绍,过去4年,公司海外留学生求职人数增加了30倍。但吸纳留学生人数的总量却低于国内学生。

此外,与国内同等学历的应届生相比,海外文凭也不再有过去的含金量。方雨解释:“我面试的几家单位,很多都更愿招收广州本地重点大学的学生。相比之下,国内学子因为积累了更多本土实习经验,在资源和熟悉程度上都比留学生更胜一筹”。

对此,梁熙也提出:海外留学生的外语水平通常较高,适应性较强。但在实习经验方面,国内学生机会较多。因此在用人上,并不会更偏向海外留学生。

海归期望薪资大幅降低

《2019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海外人才期待薪资水平集中于6000-8000元(人民币,下同)每月,占比超过35%;期待月薪8000-12000元的人群占比为28%,较前几年有明显下降。期望薪资水平的改变,主要源于海外人才对国内就业市场的了解度有所增加,对于求职的心态更加理性。

据统计,超过40%的雇主愿意为本科学历海外人才支付月薪范围为6000-8000元;企业为硕士学历的海外人才支付月薪范围为8000-12000元的企业占比35%;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海外人才薪资水平最高,约30%的企业愿意为博士毕业生支付30万元以上的年薪。

海归的挑战和机遇

201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到834万人,“就业难”问题愈发突显。但与此同时,海外留学生归国比例也不断增加,中国国内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吸引了大批人才回归,人才市场趋于饱和并竞争激烈。

中国日报网报道,海归人才的优劣势均非常明显,对他们来说归国就业既是严峻的挑战,却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海归人才应该如何提升自我去迎接机遇?来自阿里大文娱雇主品牌负责人萱薇,她仍认为海归人才的优势大于劣势,但应了解更多信息,充分认识到国内学生的竞争力。并且她提到,有更多的实习经历和实践经验,也是海归人才必须重视的方面。(完)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